印尼IKEA提供清真版肉丸、以色列據點的餐食則符合嚴格猶太潔食標準。
AIT及多個駐台辦事處當時曾於臉書粉絲團刊出鳳梨照、酈英傑辦公桌上也擺出3顆鳳梨。去年,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史達偉(David Stilwell)發表演講,其中特別強調2則國務院解密的電報。
台灣鄰近國家也面臨疫情升溫的狀況,台灣確診人數「可說是全世界最低的幾個地方」。酈英傑表示,自他2018年就任以來,美國已通知國會金額超過169億美元(約新台幣4691億元)的對台軍售,其中包括F-16戰機、M1坦克、無人機、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、以及魚叉飛彈岸防系統等。針對美國具體釋出疫苗的計畫,酈英傑說,美國仍在擬定派送標準,政府需考慮接收國的確診數及醫療能量、疫苗接種率等諸多因素。此外,新處長應多和台灣友善及親切的人民交往,畢竟人與人的交往,才是推動美台關係的動力。有媒體問及台灣科技供應鏈重組的近況,酈英傑說,供應鏈一直是美國非常關注的議題,疫情更促使美國檢視供應鏈安全,全世界也了解不應過度依賴單一供應方。
此外,台積電宣布將斥資120億美元,在亞利桑那州進行投資,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。過去一年半以來,AIT與台灣的工作夥伴舉行了一系列相關活動。」 共和黨參議員康寧(John Cornyn)則說:「中國讓美國別無選擇,只能大力進行相關投資,美國必須盡快彌補自身的弱點。
為改變美國對外國半導體的依賴,拜登政府自上任以來便積極協調、促使全球半導體大廠到美國設廠,並提升國內廠商的晶片生產量。而其中390億美元將用於鼓勵企業增產,105億美元則用於鼓勵半導體科技中心(Nation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enter)、國家先進包裝製造計畫(National Advanced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Program)等科學研究計畫。為此,美國在川普(Donald Trump)政府時期就與台積電協商,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立晶圓廠,也邀請三星在德州奧斯丁投資100億美元建立晶圓廠自1990年以來,美國製造的半導體占全球產量的比例已從37%下降到12%。
」 雷蒙多近來的聲明,是拜登半導體大戰略的一部份。以往美國研發、外包台灣製造的半導體生產流程,讓台灣廠商、尤其是台積電,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,但德國新責任基金會(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)科技與地緣政治專家克萊翰思(an-Peter Kleinhans)便指出,隨著中國不斷地加強對台的文攻武嚇,台灣已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「最潛藏危險的一個節點」。
為避免國內半導體產業鏈過度依賴台灣,除投資國內半導體產業外,包括美、法、德、日各國政府也積極說服台積電前往投資。因此,解決半導體(晶片)短缺的問題,是拜登(Joe Biden)政府的首要之務,為此,我們特別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向產業界說明,政府如何能協助企業解決半導體短缺的問題,以及短期和長期的解決方案,進而長遠地解決問題。台積電在高端製程上無可比擬的優勢(佔全球最高階晶片產量的近9成),和中階製程上的產程及良率優勢,讓其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,並在台灣形成了產業群聚效應,擁有自己的供應生態系,如日月光就是全球名列前茅的晶片封測商,而聯發科則是最大的手機晶片供應商。為此,美國在川普(Donald Trump)政府時期就與台積電協商,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立晶圓廠,也邀請三星在德州奧斯丁投資100億美元建立晶圓廠。
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官員西川和美就表示,台積電的影響力越來越重要,這是每個晶片產業人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。5月12日,美國參議院相關委員會以兩黨共識通過《無盡邊疆法案》(Endless Frontier Act),要求美國政府在5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,用於投資基礎、先進科技研究,尤其半導體(晶片)的研發與生產就佔了520億美元,是法案的重中之重。編譯:吳宗宜 協助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,拜登政府再端出政策牛肉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(Gina Raimondo)在5月2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,美國聯邦、地方政府將向半導體產業挹注520億美元,協助廠商加強研發及製造能量,並預期促使美國本土設立7到10座新的半導體工廠,她指出政府也預期此項投資,將帶動私部門再向半導體產業投入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。拜登政府也大力推動包含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製造商前往美國投資,並鼓勵美國廠商增產,以建立更完整的美國供應鏈,並分散在晶片製造上過度依賴台灣的風險。
為改變美國對外國半導體的依賴,拜登政府自上任以來便積極協調、促使全球半導體大廠到美國設廠,並提升國內廠商的晶片生產量。而其中390億美元將用於鼓勵企業增產,105億美元則用於鼓勵半導體科技中心(Nation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enter)、國家先進包裝製造計畫(National Advanced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Program)等科學研究計畫。
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(Chuck Schumer)表示:「這項法案將讓美國得以在競爭勝過中國等國,創造更多高薪的工作,也有助改善經濟和國家安全。拜登指出,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政策有兩黨的全力支持:「我們會興建現代的基礎設施,而不是僅升級舊時代的,我們會重振美國的製造業並保護我們的供應鏈。
」 共和黨參議員康寧(John Cornyn)則說:「中國讓美國別無選擇,只能大力進行相關投資,美國必須盡快彌補自身的弱點。法國智庫「蒙田研究所」(Institut Montaigne)亞洲計畫主任杜懋之(Mathieu Duchâtel)則表示,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有巨大的戰略價值,如果台灣軍隊被中國軍隊擊潰,台積電的廠房可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,而保護世界最先進的晶圓廠「符合每個人的利益」。另外,眾議院則也正在排審相關法案。4月12日,拜登政府邀集全球半導體大廠召開視訊峰會,試圖解決全球晶片短缺的問題。在此波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疫情中,由於電子產品的需求大增,以及海運塞港等問題,美國通用汽車(General Motors)、福特汽車(Ford Motor)和豐田汽車(Toyota Motor)的工廠,都曾因晶片不足而被迫減產,如福特汽車就因此被迫減產今(2021)年第二季一半的汽車產量,導致了25億美元的損失不過,執政長達22年的現任總理圖馬利雷哥(Tuilaepa Sailele Malielegaoi)不願承認敗選。
」 密克羅尼西亞則是首個承認新總理的國家。編譯:王國仲 5月24日,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信仰統一黨(Faith in the One True God, FAST)主席馬塔法(Naomi Mataafa)在國會外頭完成宣誓,成為該國首位女總理。
馬塔法同時是薩摩亞獨立後首任總理木依努二世(Fiame Mataʻafa Faumuina Mulinuʻu II)的女兒。」 維烏蘇灣(Vaiusu Bay)開發計畫是本次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,國內民眾對此看法分歧。
抗爭恐引發民主危機,太平洋各國呼籲尊重民主與法治 崔西亞(澳大利亞國際大學太平洋史專家)認為,馬利雷哥將用盡一切手段保住總理大位:「他已經忘記自己是在為民服務。」 她進一步說明,馬利雷哥「嚴重傷害」自己身為太平洋國家領導人的聲望,其行為和「充滿尊嚴」、「表現節制」的馬塔法形成強烈對比。
」 如果馬塔法順利就任、組成新政府,她將成為薩摩亞有史以來第一位,也是太平洋諸島國中唯一現任的女性領導人。太平洋地區(包括澳洲與紐西蘭)各國,有著全世界最低的議會女性比例(約18%)。很難想像我們會需要如此大規模的計畫,況且政府還有更為緊要的優先事項。其巨額投資引發許多興趣,也招致不少批評。
馬塔法的立場,和長期作為中國緊密盟友的馬利雷哥截然不同。她更指出薩摩亞對中國沉重的負債,是影響選民投票的關鍵因素。
據路透社報導,中國本月亦計畫協助吉里巴斯,整修其位於偏遠太平洋小島上的飛機跑道。在此之前,海妮(Hilda Heine)曾於2016年獲選為馬紹爾群島總統,是太平洋島國中第一位女性領導者。
」因此,馬塔法只能在國會外一個帳篷裡舉行臨時的宣誓儀式。畢竟他一黨獨大、統治薩摩亞這麼久,從不需要面對政治責任。
」 紐西蘭外長馬胡塔(Nanaia Mahuta)也於5月24日表示,鼓勵「薩摩亞各黨派遵守法制、尊重憲法與民主精神。中國是薩摩亞最大的單一債權國,債務總額達1億6000萬美金,約占外債總額的40%。儘管沒有流血衝突,但這就是場政變。我們有信心,薩摩亞各部會機關能妥善處理此事。
在最初的51席議會名額中,信仰統一黨和人權保護黨各取得25席,最後一席則由獨立候選人奪下。「人權保護黨中止民主程序,並拒絕理會法院作出的數項裁決」她補充。
不過,薩摩亞選舉委員會基於憲法中,女性議員比例須達至少10%的規定(原51席中有5位女性,比例9.8%),額外新增一席給落選者中票數最高的女性參選人,導致兩大陣營的席位再次扳平。若僅計算太平洋島國,僅有6.4%的立法者是女性。
當然,中國不會因此停下太平洋佈局。崔西亞也表示本次事件,是民主制度在太平洋諸國的一次考驗:「如果馬利雷哥繼續走向極端,我們已從歷史教訓中學到,場面將一發不可收拾。